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时间:2022-03-07 16:52:1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发表时间:2020-02-24T10:59:36.0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李民言

[导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且完善的顶层设计。

隆安县自然资源局广西南宁 532799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且完善的顶层设计。而在顶层设计中,最为基本的是“以规划为指导”,完善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体制与机制,保证乡村振兴的科学、稳定、有序、持久。对此,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的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存在一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此,文章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展开论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

引言

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历届领导人的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丰富起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经过长期思考、分析和实践所提出来的,他在基层工作时就十分重视乡村发展。习近平一直认为“三农”工作是国家工作和发展的重点,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间,针对各地“三农”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的需要,带领当地乡民积极探索发展乡村的新办法,提出了一系列乡村发展的新思想、思路和新措施。习近平“三农”思想就是在基层工作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的。习近平认为,首先,要明确“三农”的定位,农民群众在国家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要始终把农民群众放在心中。“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美则中国美,农民富则中国富”,“三农”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目标的实现。其次,党要引导农村发展和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三农”的健康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培训和人才的管理,提高对“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重视农业的生产和政策改革,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乡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现状,针对城乡之间不平衡的发展关系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和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的城乡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思想,扶贫攻坚不仅是要在经济上进行扶贫,还要通过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对乡村居民的思想进行扶贫,制定一些具体措施来确保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做到不仅发展经济,还要解放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国家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提出了著名的两山理论,告诉我们在发展中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把乡村振兴战略写进党章。这是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事业的全局考虑,着眼当前国家奋斗的目标、在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为了我国农民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并且成为全国各地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行动指南。

2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

2.1以“多规合一”理论为指导,明确规划目标

“多规合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针对各规制衔接不当、规划体系矛盾频发、规划内容相互冲突等问题提出的处理办法。它要求在区域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过程中,需注重各规划,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的有效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村作为最基础的单位,是“多规合一”理念有效落实的最小单元,也是空间规划的基本平台。对此,在进行村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需以“多规合一”理论为指导,将村庄规划、乡村空间布局规划、乡镇与村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明确村土地利用目标。在此过程中,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准确、科学、可行,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需注重规划管理力度的不断强化。由于我国现行的规划为五级规划,即“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县级规划—乡镇规划”。对此,在进行村土地利用总规划编制过程中,需注重村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的有机结合,依据乡镇规划各项目指标与要求,区分用地功能,明确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面积,确保土地利用的充分与科学。例如,湖北荆门在村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可依据乡村振兴战略基本要求,科学利用农业、交通、水利、基本农田、旅游、能源等项目资金,构建“资源节约+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美丽新农村”的发展格局,并以加强基本农田,严格保护耕地,节约建设用地等为要求,进行用地结构调整与空间规划控制指标确定。

2.2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是提高农民实际收入,增加农村活力,主要途径是推动资源流动,通过人口流动、土地流转和集中资金促进城乡的融合。土地经营权流转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实行耕地占补、增减挂钩对土地进行整治。把农业资金汇集起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有序、文明的乡村管理制度,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以上资源的整合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进步,提高农业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3对全域进行综合治理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下,要进行全域综合治理,聚集农业类的资金费用,使得土地资源进行流动,实行动态化空间规划。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村用地实行增减挂钩,平衡耕地占补,农田建设要科学地进行利用规划,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完善乡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对破坏区要及时进行修复,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建设乡村景观。对废弃、荒凉的土地集中进行规划,推动新农村建设用地,在其建设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土地建设质量。对大片耕地土地实行现代化科技,完成土地指标,提升土地质量,实现农民土地效益的增收,对脆弱的生态区要及时修复与管理,要进行划分界定统一管理。

对乡域管理体系进行细化,体现土地用途。在传统乡村土地利用中,以每户为单位进行管理,规模小且管理分散,所以要对土地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价值,节约劳动力,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定隶属调整计划,使得资源得以流动,并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为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建设美丽乡村时要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用地进行划分,例如农业用地、生态用地或者保护区,全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布局,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推行农村用途管理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乡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村庄 振兴 乡村

最新推荐